发新话题
打印

儋州“公章主任”被停职调查

儋州“公章主任”被停职调查

[提要]  仅仅是在这张委托书上盖市政府办的公章,孙国碧就要杨某支付5万元“茶水费”。29日上午,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召开会议,作出了暂停孙国碧市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科员职务的决定,并要求其主动配合组织调查。



  仅仅是在这张委托书上盖市政府办的公章,孙国碧就要杨某支付5万元“茶水费”。


  儋州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科员孙国碧(负责法制办工作)利用工作职务之便,向港商索要20万“茶水费”,在酒店客房里收受1万元现金后,被接警的洋浦公安局新英湾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抓个现行。南国都市报7月28日3版对此予以曝光,并于29日又刊发《儋州市纪委介入调查》一文作了追踪报道。



  29日下午5点30分,儋州市纪委向媒体发布了《情况通报》。通报称,29日上午,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召开会议,作出了暂停孙国碧市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科员职务的决定,并要求其主动配合组织调查。


  孙国碧被停职调查


  儋州市纪委发布的《情况通报》称,儋州市法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孙国碧7月27日涉嫌受贿一事经媒体披露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纪委、市政府办公室及时采取了措施。通报如下:


  一、媒体披露情况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主要领导立即召集市纪委领导进行研究,指示市纪委及时调查并提出了具体要求。28日上午,分管法制工作的市领导责令孙国碧说清楚有关问题,要求他主动配合组织调查。


  二、市纪委第一时间介入调查。28日上午,市纪委调查组赶赴洋浦,联系有关单位和当事人了解情况。目前,调查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待调查结束后,市纪委将依据事实和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儋州市将及时公布有关处理结果。


  三、29日上午,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召开会议,作出了暂停孙国碧市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科员职务的决定,并要求其主动配合组织调查。


  四、欢迎媒体对儋州市机关作风建设进行监督,也希望媒体对此事进行客观公正报道。


  对于2008年孙国碧因违纪被儋州市监察局立案一事,儋州市纪委有关人员说,在立案后,经过调查,认为其过错情节轻微,且他只是一般工作人员,还有领导,因此决定不予处分。今年让他暂时负责法制办的工作,是因为法制办的领导还没到位。


  同事对孙涉案表示震惊


  据了解,孙国碧自2002年从别的部门进入法制办工作至今。其之前是一般职员,后来升为副主任科员。因为去年法制办原主任陈某升为副调研员,而副主任何某又到海头镇任职后,法制办再没有其他领导,上面就指定孙国碧暂时负责法制办全面工作。


  “想不到他会做出这种事,他平时挺老实的,大家感到十分震惊。”孙国碧的一位同事说。


  这位同事说,孙国碧拥有法律学历,其业务水平不错,平时工作兢兢业业,为人低调,基本上跟同事没有什么矛盾,从领导到一般同事,对他这个人还是比较认可的,想不到他会摊上这种事。


  “他从事法律工作多年,应该知道干这种事情违法的呀?!真搞不懂他。”儋州市政府办一位秘书摇摇头说。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孙国碧从2002年起就有代表当地政府部门打行政官司的案例,且多宗涉及政府的行政诉讼均有其参与。


  29日下午,在获悉孙国碧被停职后,南国都市报记者拨打其电话,语音提示手机转入秘书台。


  盖了章的委托书将被撤销


  7月27日下午,孙国碧在洋浦星光商务酒店客房里收受杨某给的1万元现金后,给了杨某3份盖有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章的《土地估价共同委托书》。本来这份委托书已经生效了,但目前这份委托书将被撤销。


  29日下午,港商杨某告诉记者,当时打印这份委托书时,落款的时间是7月20日。在委托书上,他要求评估机构在7月29日前将评估报告结果做出来,报给他。但由于孙国碧从中作梗,在他同意给茶水费后,才盖了公章,7月27日下午,在他交1万元后,才把委托书交给他。另外,29日下午,儋州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给他发了短信,称市府办与他的公司向海南某评估有限公司提交的《土地估价共同委托书》,因发生了新的情况,有可能影响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市府办决定撤销该委托书,双方重新委托。他对此表示同意。


  港商对初步处理表示满意


  29日下午,南国都市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港商杨某。


  记者:目前孙国碧已经被停职了,你知道了吗?


  杨某:刚刚知道。


  记者:你对这个处理满意吗?


  杨某:非常满意,说明儋州市政府是依法行政的,没有包庇自己的下属。但孙国碧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要钱财,应当要负法律责任。


  记者:他负不负法律责任,要以事实来定。


  杨某:我会好好配合纪委部门调查,把我所掌握的情况和证据提供给纪委。在这件事上,也非常感谢你们新闻媒体的有力监督。


  记者:你“设套”并举报了对方,担不担心会再被为难,赔偿一事再拖下去?


  杨某:是他太贪,我没有办法满足他,只好这样做。说实话,我是有点担心,怕以后在评估和赔偿上会受到为难,但我相信政府应该不会这样做,因为法院的判决已经生效,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已进入建设时期,投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对行政诉讼的处理如何,将考验政府的公信力。







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 本帖最后由 cw0066 于 2010-8-2 15:59 编辑 ]

TOP

儋州“公章主任”还在上班 纪委展开调查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 ... iid=56155460&cid=29

[ 本帖最后由 cw0066 于 2010-8-2 16:14 编辑 ]

TOP

那就大家一起来围观“公章主任”吧.
  (捕捉屏幕来源于南海网视频)
1



2警察搜身



3



4搜出证件,这回知道“公章主任”叫什么了



5举报材料



4# 作者:黎泰大 回复日期:2010-7-29 15:38:00

  哇~就是这么点"公章"就值20万啊.
6说明儋州的公章很值钱,



列位儋州管公章的要好好把握机会喔.



这就是“公章主任”,让大家观个够.

TOP

导读:儋州市政府法制办的负责人孙某,因为向港商索要20万的“茶水费”被现场抓获,一夜之间成为了网上的热点人物,被网友戏称为“公章主任”。今天上午,南海网记者再次赶往儋州,调查了解儋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这位“公章主任”的处理意见,不料,一走进儋州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大楼,就偶遇了这位“公章主任”。看到有记者前来,孙主任明显有些慌张。
  
   曾经见过几起公职人员因贪污受贿入狱后,其名单仍然挂在单位依然享受着福利与待遇的新闻,这样的事件给予人的不仅仅是对监督缺失的一种遗憾,更是对反腐倡廉成绩的一种讽刺。而今天却让人看到了更令人无法置信的一幕,一位向港商索贿20万元在现场被抓获的政府法制办人员,居然没有受到任何相关的刑事追责,仍然高坐在政府办公室内行使着他的权利和职能,这个时候,让人如何来确信当地政府反腐决心,如何来让人确信法律违法必究的基本原则,到底在这起事件中谁在玩弄我们的法律。而在这起事件中,也暴露出儋州市政府监管机制的缺失和溃败。
  
   公职人员向前来盖章的港商索贿20万元,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完全构成了刑事犯罪,但奇怪的问题在于,就这么一位在现场索贿被抓住的人员,居然可以相安无事。且不说作为港商返回大陆投资,为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这种盖公章遭索贿无疑使其他意欲前往大陆投资的港商怯步不前,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形象就在一起索贿的事件中大打折扣,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的。但重要的问题在于,当地方政府的公职人员中出现这种害群之马的时候,采取这么样的措施来弥补政府的威信和形象才是最重要。只是,儋州市政府对这位法制办负责人孙某的处理方法,令人无法确信当地部门对反腐倡廉的决心,也无法使人相信,在这种前提之下能给其他的投资商创建一个良好的投资平台。
  
   试想,一个已经抵触法律的公职人员,在索贿巨额财物后居然可以相安无事,依然可以在政府机关继任着他的职位行使他的权利的时候,还有谁来确信法律的威严,还有谁能确信当地政府的反腐决心?而在孙某继任的问题上,又可以窥视到官场之中保护伞的问题,又可以看到“官官相护”的潜规则在大行其道。试想,没有一个当地政府部门拍的下板的领导,谁敢压下如此之大的一个问题?如果孙某落网是因为公安机关无权追责,那么当地的检察机关又在做什么?而且一件在网络上引起巨大轰动的索贿事件,居然让当地部门的监督机制完全无视的时候,是否可以以此来推断这种索贿受贿的行为在当地公职场所是屡见不鲜的?还是有人担心孙某的落网会牵扯出更大的鱼而不在追究,以故某些人用手中的特权压制了法律,让法律在权力的面前彻底失去追责。笔者认为,这一起索贿巨额财物但当事人依然可以行使原来职能权利的事件上,可以看清一个问题,那就是链条效应下的专横之作,是对法律的漠视,是权大于法的特征缩写,从而表明所谓的纪检部门也好,所谓的监管机关也好,都是名存实亡的!才会导致名目张胆索贿的根本性原因所在!

TOP

]“公章主任”扬名立万,仍然上班!

搜一搜公章主任的威名,这几天是响彻网络,全球人民都知道,儋州法制办主任知法犯法,收茶水钱办事,被抓住后还要谎称是借钱,果然不改英雄本色啊。
  公章主任在法制办,法制办是干什么的,不会不知道吧?这就和消防队队长纵火、计生办主任超生一样,都是在最不应该出事的岗位上出事,是用天下所有的道理都说不通的一件事。这样的人,竟然还占据这么重要的岗位,吏治之松弛,可见一斑。
  更荒唐的是,伸手被捉后,由于公章主任是公职人员,洋浦的警察只能把他移交给儋州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带其回来后,公章主任不但乌纱照戴,还大摇大摆去上班,招摇过市,完了还要百般辩解。这对举报人公平吗?这对社会公众负责吗?我想问一句:纪检监察部门还没研究完吗?人赃俱获还不该双规双指吗?索贿的视频满世界流传,还嫌证据不足吗?反贪部门呢?
  最荒唐的是,公章主任在2008年就被监察部门立案查处。很显然,这又是一个带病提拔的例子。记者前去调查2008年立案查处公章主任的经过,竟然被婉拒。看来,公章主任为什么被提拔、以前为什么被查,这都是国家机密,一般人就是不能知道。说实在的,我们这些P民知不知道无所谓,知道了又不给我涨工资发奖金,甚至连天涯的钻戒海景房也不可能给。但是,P民们会怎么想?官官相护?官场黑幕?吏治腐败?任人唯钱(亲、黑)?有关部门,你妈叫你回家换尿布了!!!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公章主任的级别,最多也就是个从九品,竟然就有二十万茶水费的大胃口,实在是让我等P民肃然起敬。还是当官好啊!现在我终于理解为啥找干爹娘都要找公务员了。我郑重向那位找干爹娘的仁兄推荐公章主任,人家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貌似还有很强的势力撑腰,抱住他大腿,叫他干爹没错的。恭喜找爹哥美梦成真啊!

公章主任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