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赶快。
一般的战争发起日期是秋季,这样可以直接在战区收获粮食,减少后勤负担。
直到二战时,这条还是重要规则。不过也有用的不好的时候,希特勒拿破仑都把战争拖到了俄罗斯的冬天,结果~~~
但这个对目前的朝鲜和现代化战争显然不适用。首先你别想在朝鲜本地补充到粮食,其次粮食补给对于米军那种现代化战争来说分量不是很大。
所以,进攻朝鲜的最佳时机是春天到夏收的这段时间,每年这段时间都是朝鲜饥荒最严重的时候,应该也是朝鲜国家机器运行最困难的时候。所以只要米军把握好时机,依靠自己强大的后勤力量,大撒糖衣炮弹,用粮食换取朝鲜饥民的效忠,米帝完全有可能用极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要注意,我说的是效忠!!
早在二战时的作品《菊与刀》中就发现,东西方人对忠诚的理解完全不同!二战时的鬼子极度狂热,没有投降的概念,要么胜利,要么战死。但如果胜利和战死都不得的话,忠诚就会成为极度的精神负担,鬼子的精神世界就会极度混乱趋于崩溃。这时候,鬼子就会完全配合米军的审问,把自己知道的军事机密完全告诉米军,远超出俘虏应该做的。甚至,会提出加入米军配合作战。《菊与刀》注意到鬼子对忠诚的认识完全不同于西方人,鬼子更在乎的似乎是忠诚的本身而不是忠诚的对象。所以鬼子完全有可能完全忠于自己曾经的敌人。
实际上,鬼子对战败的反应就像这本书所预计的,鬼子全体国民忠于天皇,也同样会忠于征服者。所以承认战败后的鬼子完全没有各种自发的抵抗和游击战,鬼子对征服者的效忠尽心尽力,是全方位的。甚至成立了专门的慰安组织,解决美军性饥渴的问题。如果不是罗斯福夫人作为女权主义者制止了这种慰安活动,凭鬼子的认真精神完全可能把这种慰安精神发扬光大。
这本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拯救了日本,鬼子在战争中表现出的疯狂和反人道精神让米国很不理解,米军在前线被垂死的鬼子拉响手雷同归于尽了几次后,实际上已经不再试图俘虏清醒的鬼子。加上鬼子全民玉碎的叫嚣,是否应对鬼子进行种族毁灭在米国被认真的讨论,米国当时已经有了原子弹,技术上完全可行。《菊与刀》这本书对鬼子的效忠精神作了认真的解析,认为鬼子一旦承认战败,并不会进行疯狂的反扑。正如书中所预料到的,鬼子接受了战败后,非常认真的服从了征服者意志。米国对日本的占领比对德国的占领容易很多,鬼子完全把米国人当成了太上皇一般的侍奉。(享受啊~~~,可惜,本来中国人也有机会享受这种太上皇的待遇)
所以,只要米帝不把朝鲜人当成难民来处理,有意识的摧毁金二对棒子们的精神控制,用粮食换取朝鲜人的效忠,(崇拜难以摧毁,却可以很容易被替代。)完全有可能把北棒子对金二的盲目效忠转变为对米帝的效忠。再利用他们作为开路的炮灰,米帝完全有可能以极小的代价彻底推翻金二。
希望60多年以后,米帝对东方人的意识形态上的认识能超过当年《菊与刀》的水平,不要用西方那套妇人之仁助纣为虐,朝鲜人继续遭受苦难的时间就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