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武夫当国下的民主实践

武夫当国下的民主实践

武夫当国下的民主实践 

——读金满楼《北洋军阀秘史》
 
   杨津涛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群体之一,曾在政坛上呼风唤雨,但今人对他们的了解却并不太多。在谈论北洋军阀之前,我想先讲一个故事。说是同治六年(1867年),两江总督曾国藩与幕僚赵烈文谈论国事,后者预言,“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所谓“主威素重”说的是慈禧尚能统御全国,后来两宫晏驾,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果然陷入“人自为政”的军阀割据——这才距赵烈文说话时45年。
  大清帝国倒台后,袁世凯被推举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由此中国进入了为时16年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北洋军阀秘史》一书的序中,作为提及唐德刚先生的一个“四四划分法”,也就是将1922年—1928年执政的北洋政府划为四个时期:袁世凯当国(1912—1916);段祺瑞的皖系主政(1916—1920);曹锟、吴佩孚的直系主政(1920—1924);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奉系主政(1924—1928)。在北京这个中央政府以外,地方上的“土皇帝”们为所欲为,如张勋、张宗昌、孙传芳这些人更都权重一方。本书就以北洋时期这些重要人物的事迹为纲,将这段历史简明扼要地展现给读者,相当于一本“北洋小通史”。
  说北洋时代是“武夫当国”不假,但吊诡的却是,中国历史唯有这个时期实行的是西式民主制度,不仅有总统、有总理,也有议会。北伐之后,国民党遵循孙文的建国大纲,实行的是“训政”,1947年“行宪”时的“五权宪法”则深具中国特色。北洋政府与大清朝相比,至少是有了选票。1913年,中华民国首届国会就是选举产生,当时虽然对选举人资格有财产或学历限制,选举中也问题百出,但至少有了民主政治的形式。袁世凯骄横跋扈,终究还是要费尽心机地给议员们关在会场,耗上一天才凑够票数,“合法”地当上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来曹锟入主北京,想要过一把“总统瘾”,也还是要花大价钱收买议员,凭着选票如愿以偿。以至在胡适先生看来,“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发展最值得惋惜的便是民国初年的那一段”,因为“那时的北京政府已具备了民主政治的基本结构”(唐德刚《胡适杂忆》)。无独有偶,台湾的殷海光先生也曾将民国初年的民主实践比喻为“美丽的朝霞”。
  世上任何制度在试行初期,都不免会有弊端显现,但如果能一步步走下去,及时予以修正,又何尝没有成功的余地?只是武人们既不懂得,也不愿理会这些道理,他们只相信手里的枪杆子,遵奉学者邓野所说的“民国政治逻辑”。于是在北京有直皖、直奉大战,南方有护国、护法运动,地方上更不断有争夺地盘的小股火并,当真是国无宁日,谁还记得起“民主”两个字呢?或许正如金满楼在书说的那样,“未经考察和研究,也未对民众进行启蒙和普及,便照搬舶来品乱搞一气,不亡国亡种已属万幸。”北洋军阀最后的大佬张作霖,干脆抛开国会,以大元帅的名义做了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
  在《北洋军阀秘史》中,军权与法律的冲突随处可见,手中无兵的总统黎元洪只能让总理段祺瑞欺负,及至老段下野后复任“临时执政”,名义上集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但那时他早已没有了自己的人马,同样只能忍气吞声地讨好扶他上位的两位“婆婆”——张作霖与冯玉祥。冯玉祥策划暗杀了段祺瑞的爱将徐树铮,老段也唯有徒唤奈何。
  在讲故事之余,金满楼还将一些学界业已广泛讨论,而未曾被教科书修正的内容介绍给读者。如宋教仁之死,其幕后黑手究竟是谁,从来就没有定论,而我们一贯都说是袁世凯指使手下实行了暗杀,而同样有嫌疑的还有陈其美。又如“二十一条”的签订,教科书从来没有说过当时谈判的艰辛,以及袁世凯政府的外交努力。《北洋军阀秘史》一书谈到这些问题时所补充的内容,不但使历史立体化,也让北洋人物不再只是脸谱化的“恶人”。
  金满楼在《北洋军阀秘史》一书后附有自编的“北洋时期大事记”和“北洋时期人物小传”,方便读者在阅读中随时查阅,不至于因北洋时代纷杂的人物与事件而一头雾水。要想让大多数的普通读者更全面地认知过去,好的通俗历史读物必不可少。在金满楼看来,“通俗历史不仅仅是学术历史的一种简化和普及,而应是建立在广泛阅读及细致的辩驳之后的一种基本认同。”其实他长期以来也正是在实践这一理念,希望让读者有一天能恍然大悟:“民国原来是这样!”


[ 本帖最后由 紫蓝弯刀 于 2012-3-30 18:23 编辑 ]

魔由心生,一念成魔,夢魘裡的心魔。

TOP

民主的沙发!!!!!!!!!!!!!!!!!!!!!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