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时评] 经济冲击带来忧患中的变革也是好事——说说中国经济改革突破口

经济冲击带来忧患中的变革也是好事——说说中国经济改革突破口

当今世界经济伴随一轮危机和动荡进入后泡沫化时代,虽然一方面实体经济有挫折,但坏事也有好的一面。中国当前也面临了经济增长快速放缓、制造业发展困难、对外投资利益风险增大的局势。笔者认为,已经保持了近三十年经济以数量外延型高速增长的中国,正好应当在调整的歇息中冷静反思。>>


 >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严重的深层次难题,由于亿万普通国民消费严重不足,结果政府更多透过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创汇拉动经济增长。所以GDP工程模式是全国皆然,地方政府长期通过盖楼、修桥、铺路、钢筋水泥拉动经济发展。各地方政府换届后的新官上任,最喜欢的就是搞旧城改造和拆迁。直白地说我们通过高耗能、高污染的钢筋、水泥产业拉动经济增长,产值中钢筋水泥占了50%


 


而我们的出口战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和低廉劳动力成本基础上的脆弱。在沦为世界制造工厂中,在整个产业物流链条里,我们处在底端,以我们的血汗GDP为跨国集团企业送上高利润!整条产业链中价值最低的工厂制造环节给了中国,而他们掌控了产业链其它最有价值的部分,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订单处理、物流运输、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在整条产业链上,美国和西方列强收获了利润,中国得到了数字的GDP和资源的巨大消耗。


 


今天的中国干吗还非要强调GDP的高增长率呢,那些单纯的数字后面有多少实质意义呢,举几个通俗例子:


—— 一套房子,在价格中低时,当然贡献于GDP的数值也小,可是升到天价后,GDP当然很可观了,但还是那套使用价值没有任何改变的房子。


——再看高档酒店餐饮,现在已经罕有国营和国有性质,基本都是民营和私企,正是因为中国庞大的公款宴请吃喝消费的核动力,才养肥了这些私人老板。同样,这些公款宴请消费也纳入了GDP贡献。


 


          一个世界第一人口的大国,应当清晰思考科学发展的真正内涵,让改革是造福于子孙而不是透支未来的资源。中国经济的改革突破,必须努力从数量外延的"粗放型"向质量内涵的"集约型"转变,或从"外延型""内涵型"转变我们应该借这次世界经济风波里的经济调整,反思变革,要痛下决心和力气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增长方式,不要只看眼前,不要只保增长率的面子!要多看未来的发展后劲,多鼓励自主研发和创新!多致力于产业链的改造和升级!多看沉重的民生问题,多花力气解决社会财富的畸形分配!


 


我们都能体会,理论容易实践难,口号容易行动难,目标容易落实难。改革不是强调解放思想吗,我看今天的政府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因为仍然存在守旧、畏难,没有充分体现执政党的先进性!广大的地方政府再也不能过分以粗浅内涵的GDP政绩为纲,不能再抱着只顾眼前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不放,不能再抱着一堆技术落后的传统的钢筋、水泥产品不放,更不能以推高房地产价格、经营土地的简单方式来维护GDP数字和财政收入,不仅压制了制造业,也是愧对被暴利集团掠夺的人民大众。必须象毫不吝啬地建筑豪华办公楼一样地舍得投入资金建立科研中心、建立或帮扶制造业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基地;象奋不顾身地潇洒消费公款购车、出国和宴请吃喝一样地投资出钱在各地建立工人、农民的科普推广基地、技术培训中心,让亿万的劳动者懂技术、出专长、出人才,升级能力!


 


中国经济转形的改革突破,功在千秋!没有什么天大的困难,只要中央政 府改变以片面GDP总量和增长率考核地方政绩、考核官员能力的模式,设计增加以地方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以科技研发能力提高、以居民收入和民生幸福指数提高为主要内涵的指标考核体系,并严格执行,哪怕各级政 府官员们拿出他们现在奋不顾身地投入经营城市房地产、投入公款消费时的一半的心思和干劲,也能够实现这个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说得更偏激一点就是一大批高智商、高技巧的官员们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与开发商、私人老板的交往上,也减少一点周旋应对多个情妇的精力和谋略(现实中不是早已暴露出高官情妇的惊人高比例吗),耐得住寂寞,对得起良心,真正以民为本,就一定能化解紧张的干群关系,在就职地创造起号召力和凝聚力,带领城市、县乡的人民多创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品牌,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当中国广大的市、县、乡级的地方政 府在真正致力于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对制造业扶持的热情胜过助长房地产泡沫的时候,当以民为本不再是会议报告的口号而化成百万个官员们对人民财产增长的关心胜过自己家族的时候,才是中国改革新纪元的到来!才是以任何最美丽的礼花来颂扬改革成就也恰如其分的时候!

TOP

发新话题